July 20, 2016

陰公豬陰魂不散(之二)

15 年前的《禽畜集團》同樣環繞辦公室眾生相,亦是小弟和太太(當時女友)唯一一次同台演出。當時我們剛畢業,負責飾演食物鏈最底層的員工,類似《陰公豬》劇中的百變Mark, Laura和Chris;有幾段笑位是導演讓我們自度的,我更有機會參與主題曲填詞,大滿足。由於話事人勇武,加上糊塗奇蹟book到文化中心連續兩周檔期(難過中 3T),所以計劃開12場。這個製作規模,基本上超乎業餘劇團的人力資源,畢竟大家請盡幾日假做技術綵排,之後的晚場演出都要返足全日工,五點半偷走去劇場化妝準備。那次我身兼演員、助理監製、音響助理和劇團打雜,又撞正碩士兼讀課程開學,身心俱疲,真陰公豬!後來在導演建議下,改為做10場,佈景捱到第9場時,有些機關要用死力打開,非常難忘。

至於難忘之最,肯定是我們在文化中心劇場內經歷911事件。還記得在中場休息時,有演員收到關於恐襲的訊息,甚至有傳銀行櫃員機將會擠提,完騷後我冇執輸提取成副身家萬零蚊。這次事件令我感受到劇場與現實世界的互聯,在恐襲之後的演出,觀眾的笑位大減一半,劇場內氣氛怪怪的。當時我曾想過,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,生命受到威脅,便沒有機會再搞戲了。23歲,就是如此單純。話說回來,《禽畜集團》是一齣full-length原創劇,情節、角色和對白都極盡本地化,觀眾感覺很近。相比《陰公豬》是「四合一」翻譯劇,篇幅所限,角色沒可能深刻,反而演出的命題、表現形式和思考空間更為重要。這就是劇場的奇妙之處,每次演出都各有特式,都是充滿剌激的探險旅程。

另一件小事,很想紀錄下來,事件代號:報應。話說當年做《禽畜集團》,我們向附近的家家樂快餐店訂了 35 個飯盒,差不多到放飯時間還未送到,於是打電話狂催狂炳,還重申一次訂了什麼。結果半小時後,送來 70 份餐。我們無良地只願接收 35盒,堅持是對方搞錯。那位外賣伯伯,陰公豬囉!15 年後,又是家家樂,又是訂了 35 個飯盒,差不多到放飯時間還未送到。小弟親自致電追問,怎料對方一口咬定沒有收過我電話。看著手機上證據確鑿的通話紀錄,除了粗口,突然想起劇中的對白:「天理循環,因果報應,我唔想畀呢啲嘢纏住。」OK!家家樂,我們緣盡至此。順道分享,一個戲劇製作,包含很多訂飯、派傳單、物流、申請電檢等瑣碎事。喜愛劇場熱情澎湃,創意無限?請你也要喜愛這些芝麻綠豆部份,否則這份愛很快便走到盡頭。至於我,能夠堅持到今天,不得不多謝《禽畜集團》編導,《陰公豬》演員——歐思朗師兄。(待續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