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cember 12, 2013

酒後亂噏───遲來的生日禮物

十日前返中大品嚐《佳釀》,坐在曾經熟悉的人文館,看著偏色得就像加了濾鏡的片子,出乎意料的滿足。座談會完結後,我餓著肚子由新亞行到火車站乘港鐵回家,腦海中不斷重現片中的畫面,思索著一個問題:什麼是青春?

追尋夢想──不正是我近年創作劇本的母題嗎?今次從另一個角度去感受,去想像,腦袋停不了,令我餓上加餓。又,如果將「餓」譯成 "aspiration",便很貼近我對青春的理解,這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,與成就沒有直接關係。關鍵是,對生命有渴求。此時此刻,你在乎什麼?你想做什麼?

想了又想,如果老師真正教給學生的,是學生忘記之後剩下的東西;如果電影真正帶給觀眾的,是情節淡忘之後剩下的感覺;那麼,Donna和《佳釀》帶給我什麼?

我眼中的這瓶《佳釀》,由兩條父子情線作為骨幹,以中大生搞酒莊和爸爸酒舖結業危機作為戲劇矛盾,描繪一家人和兒子同學追尋自我的歷程。看得滿足,全要有三個原因。第一,全片大量在中大取景,拍出中大很美的一面,中大人看得尤其窩心。取景非常切合主題,大學生思潮澎湃,對生命價值的追尋來得自然、率真、可愛而不造作,他們的生活質感說話和造型,與觀眾「那些年」的經歷產生強烈共振。

第二,大部份角色非由專業演員擔演,其「自然演法」為這個平實的故事賦予真摯演繹。全劇沒有大事發生,沒有絕對好人,沒有道德批判,風格一致。個人很喜歡這種平淡,好像被邀請到一個舒服的cafe,聽著柔和的音樂,其餘的由我想像。然而,「自然演法」也有其局限。角色之間的關係演不出來,令說服力減弱,例如家人客客氣氣,不似親屬;前度之間的恩怨和曖昧未能拿捏,也許有點可惜。

第三,甫開場我便盤算著,究竟哪個角色是編劇的視點?結果我驚喜地發現,幾乎每個角色都是編劇的分身,縱使背景設定不同,但同樣流露著一些純真氣質和幽默感。一眾角色各有追尋、苦惱和成長,他們與觀眾同行,引領我們從多視點、多角度去品嚐青春。

感謝《佳釀》給我的滿足和堅持下去的動力。給了三個讚之後,最後分享三個主觀願望。第一,如果配樂可以減少一點便更舒服。好食的魚蛋不需要太辣的咖哩。有幾個位音樂一出,插入靚shot蒙太奇;心想,難道導演擔心故事有點悶,想叫醒觀眾?傻豬豬,別擔心,剪短十分鐘更爽,維持原判也沒所謂。第二,戲名應該有更吸引的選擇吧。第三,個人強烈希望加強兒子暗戀酒莊P的伏線,並將故事收結於二人淡淡然的開始,愈淡愈好,愈淡愈好......

就此收筆。老師,生日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