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e 22, 2013

一路好走再回首(三)輪住嚟選

幾年沒有搞casting,上一次是有骨戲的創團作,參與的都是被邀請的朋友,不算是公開遴選。印象中十多年前糊塗戲班的《床上戲 地下情》、《禽畜集團》和《七飛》都有搞casting,但主要角色都沒有選中新來者,感覺上搞遴選的marketing作用比選角功能還要大。

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。在舞台劇的排練歷程中,導演和演員是埋身肉搏的親密戰友,彼此的溝通、了解、信任、默契和欣賞,是合作關係的基石。再者,一起創作時的微妙互動,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大家共同的閱歷、品味、對表演的取態等。去到某個年紀,不想重新來過。辛苦建立了互信,便繼續合作,小圈子自然形成。

還有,出盡九牛二虎之力,幾經艱苦才搞得成一個戲,當然不想冒太大風險。正如歌手一年都未必出到一張唱片,還會起用新仔負責曲詞編監彈嗎?會,很少。對新來者的憂慮包括,會不會玩失踪?鬧情緒?不咬弦?扮大牌?冇貨交?唔sell飛?唔like周街唱?這些都是不能控制的。雖是如此,但《愛喪事家庭》是有骨戲幹事會成立,以及設立排練室之後第一個製作,大家都希望通過遴選吸納新血。還有,考慮到劇中幾個角色的年齡設定,實在有需要搵年輕演員加入。

三月中進行遴選,通過輕巧的網上宣傳後,反應出奇地好。作為藉藉無名的業餘劇團,竟然有幾十人報名,大部份準時出席,而且看來都很認真。能夠從公開遴選中找到可靠的助導、演員和整個後台團隊,確是上天的恩賜,可謂喜出望外。雖然未有充份的磨合就要上戰場,而且新人真的很幼嫩,令排演比平常吃力得多,但有緣與熱衷戲劇的新一代結識和合作,為劇團注入了新力量,絕對值得。

Who deserve a cast? 這是選人過程中我不斷問自己的問題。個個都話有興趣、有心、有熱誠,有半點天份的人俯拾皆是,受過專業訓練仍少有發揮的人大有人在。那誰?

唯有相信直覺,相信緣份。再次感謝一班有緣人,也感謝導演和編劇的信任。

~待續~

June 20, 2013

一路好走再回首(二)一劇之本

以《找死專賣店》小說為藍本去創作新劇,絕對是一場賭博。話說去年編輯《售氣帝國》場刊時,想到要預告翌年演出,恰巧在屋企樓下的三聯書店看到這本書,被書名和故事大綱深深吸引。我站著打書釘,看到第三章決定買下,回家看到第八章便放低,因為演出在即,已經沒有時間看書了。

直覺告訴我,這個題材符合有骨戲娛樂性與社會議題並重的方針,絕對有得搞,但需要重新創作。自問力有不逮,靈機一動之下,約了力高師兄出來傾談。剛好他在工作上有重大轉變,渴望花多點時間在戲劇和創作上,加上過往合作所建立的信任,大家一拍即合。還記得幾次度橋過程中,我們分享了對自殺、安樂死、生命價值、五十年後的香港、未來世界的困局等重大問題的想法。始料不及的是,原來大家的價值觀很接近。我們希望今次的演出,給觀眾帶來歡樂、反思和正能量。經力高的妙筆一揮,零碎的意念頓時變成完整的初稿,餘下的修飾工作相對輕鬆。有了一劇之本,我們的希望逐步得以實現。

能夠和力高合作編劇,感覺很特別。話說我在中大新聞系讀書時,有不知多少日子躲在劇社房看前人的劇本。當時保存在那裏的所有劇本,我都看過不只一次。感覺就像小和尚每日在樹叢間偷睇師兄練功,然後企圖打出一招半式。其中,以力高的劇本印象比較難忘,究其原因,主要是其字跡比較像人類的手筆,清晰易看。另外,是因為他的劇本在通俗之中滲透著機靈,很接近觀眾,主題夠鮮明。十五年後的今天,我仍然記得《歪咪》、《雙情證》和《點解死得咁過癮》三劇的戲軌,後者與《愛喪事家庭》不無相呼應之處。

坦白說,受著一大堆精彩劇本的剌激,我最大的感覺除了興奮,就是自卑。幸好,在好友和老鬼的鼓勵和幫助下,我沒有妄自菲薄,反而積極修煉,不斷從實戰中學習。

1998年加入糊塗戲班,小弟首個參與後台工作的演出《餐室內美麗》,以及2001年首個(亦是唯一一個)參與幕前演出的《禽畜集團》,兩劇都由力高擔任聯合編劇。但據我在樹叢間所見,其編寫的部份幾乎都被刪走或大幅修改。之後,到我全方位參與糊塗製作的幾年間,未曾見他為劇團寫過一頁劇本,有點可惜。

今次合作寫劇本,多少抱著粉絲的心情,既光榮,又暢快,得著甚多。話說回來,演出版本得以完善,多得導演、助導、一眾演員、尤其是Ken兄的建議和提點。大家齊心合力,令整個製作充滿家的感覺,非常貼題。

這場賭博,我們贏了。

~待續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