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場是難頂的。兜兜轉轉去交代人物和案情,頗長,頗拖。如果是商業製作,我估監製會建議cut一半。大部份演員的演繹都不討好,每當說起那些機智聰明或看似吊詭的對白,就好像小朋友扮大人一樣。還有,角色面臨危機或挑戰時,表露出來的神態和反應,令人難以相信他們是科學家、特務、雙重間諜,個別浮跨的表現配合舞台腔,令我們看得相當抽離......
可幸沒有早走。下半場劇情發展非常精彩,開始追捕內鬼更加緊強,差不多個個角色都有幾面,尤其是女主角「扮演」雙胞胎間諜,到後來原來只是謊言,當中有很多細節值得回味。演Ridley的同學最討好,壓台而不造作,也許是因為他在下半場戲份重,令人愈看愈起勁。
劇本好勁(湯姆.史托柏爵士憑《寫我情深》獲奧斯卡最佳編劇),以物理學的Principles of Uncertainty去比喻人們永遠不可能知道事實真相的全部。設計師可能怕大家不明白,所以極清楚地展示在佈景中。立體的角色,哲學性而幽默的對白,配合劇情的層層推進,揭示深不見底的國度,編劇服務了主題,又不失戲劇張力和娛樂性。能夠將科學、哲學融入親情、愛情、情義、懸疑、身份危機等元素,實在是高手之中的高手。不過我懷疑,這個文本的最佳載體是電影,不一定是舞台。
總體來說,這齣演藝實驗劇場作品,我看得相當滿足,以上某些評價對學生演出而言也許太苛刻吧!其實我很佩服每一個追尋夢想,堅持到底的演藝學生。轉眼五年,當年在演藝附近的碼頭麥記聽阿威報讀演藝的大計,那情景仍然歷歷在目。一個在中大讀了三年物理的熱血青年,再於演藝讀了五年戲劇,這一種堅持值得鼓掌。這個戲由他執導,實在是絕配,我認為是一個階段的總結,也是追尋「真相」的延續。
P.S. 我認得飾演科學家的兄弟是中大友,當年也曾參與新亞劇社呢!作為新人的他來casting,我問他如果沒有機會當演員,會否做後台,他豪邁地表示一定會,還跟我握手。之後由於角色所限,他真的被安排做後台,但沒有多少次露面。這件事,直到今天我都沒有忘記,足足十年了。對不起!作為幹事的我們有責任去觀察和考驗大家的熱誠,只是我的記性太好而已。很佩服他最終也向著劇場的道路進發,他在劇中發揮得不俗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