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 01, 2013

人人都是《狂舞派》

原文刊於《新世紀月刊》2013年10月號「賣飛佛」專欄

如果今年只看一部電影,我看《狂舞派》。

沒有明星掛帥、沒有3D動畫、沒有爆破場面,有的只是年青人追尋夢想的那團火,配以百份百香港情懷,已令我看得血脈沸騰,感動至深。這部起用全新人的青春跳舞片,從製作上跳出香港電影只有中港合拍片或低俗重口味的悶局;從創作上突破了該電影類型的勵志公式,注入角色的立體感和港式幽默;從意義上更讓戲中的人物,甚至入場的觀眾跳出自身的框框,重拾熱血。如此佳作,難怪可以引起持續的熱烈討論和真誠推介,並一直上映。

「為了夢想,你可以去到幾盡?」

這是《狂舞派》的主題,現在成了熱門話題。在香港,不知多少人被愁雲慘霧所籠罩,常掛在口邊的是:「冇計啦」、「搵食啫」、「唔輪到我揀」。也許每個人曾幾何時都有所追求,人人都是狂舞派,只是被生活消磨。問題是,沒有追求的生活,還是生活嗎?有人說,故事背景是大學生活,學生還有夢,出到來社會就知死。然而,夢想與現實必定是二元對立嗎?戲中的舞者剩下一隻腳都要跳,練太極被人取笑都要練,沒有勝算都要迎戰,因為他們有一團火,知道自己追尋甚麼!該片導演曾向多位電影老闆推銷這個製作計劃,卻被認定為「冇得搞」。他排除萬難,終於遇上伯樂,加上電影發展基金的支持,才能艱難開拍,結果有口皆碑,絕對是一次堅持「初志」的絕佳示範。

人生師匠池田先生經常提點我們,不要忘記「初志」,他曾經指導:「所謂青春,其實不光是身體和年齡上的年輕。當一個人為青年時的夢想奮發終身,青春之光就能照耀終身!」。最近筆者為籌備新劇,去位於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視察場地,原身是一幢工廠大廈,現在是設有黑盒劇場、展覽空間和藝術工作室的藝術村,開放給市民近距離接觸藝術。適逢中心正舉辦「手作市集」的大型活動,結集不少年青人分享和展銷他們的原創手工藝品,現場非常熱烈,充滿創意生氣,相信他們都是「狂舞派」吧!

話說回來,藉著十一月初演出的機緣,我們邀請了學會於同場展示「希望的種子」展,向公眾宣揚一個人的作為有多大,鼓勵大家掃去心中的無力感。是次活動走入社區,展覽方面費用全免,值得約同好友參與,一同下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