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 14, 2012

寫在售氣之後(之四)

每次完show都會有產後抑鬱,腦海不斷重現演出片段,心情亢奮,久久不能安睡,直到印象逐漸模糊,一般需要經歷一個月……為免沉醉在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停頓狀態,我的預防方法是在完成演出之前,醞釀下一個演出的構思。正如因此,當《售氣帝國》的籌備工作上了軌道,我便落實下一個演出的劇目(改編法國小說《找死專賣店》),又遞交了賽馬會表演場地資助計劃最後一期的申請。這裏說的是未來一年多的兩個演出,前者挑戰製作規模和觀眾量;後者則希望在沒有票房壓力下,嘗試在議題和創作方面走前多一點。兩條腿走路,取中庸之道。

終於,再次站在搞戲與搞團的十字路口。要製作規模和專業性提升,必先提高觀眾量。要觀眾量持續提升,必先提高劇團演出的密度,並維持製作的娛樂性,同時注入媒體和商業贊助,藉此催谷號召力。這條路不易走,創作和選材上的妥協不在話下,最要命的是需要做很多平時返工做的事情。為什麼在興趣活動上,還需要做平時返工要做的事情呢?那不如安於現狀,單拖出錢,單拖做決定,將精力全部放在搞戲本身?但是卻又開始感覺到這種運作的局限性,可能會原地踏步,小貓三四隻觀眾入場,在沉默之中落幕,誰會甘心?

不喜歡搞團,不喜歡做監製,不過會繼續做。要繼續走下去,總要找到平衡點。隨著自己的工作模式和作息時間有所改變,加上開設了有骨戲Studio這片自主空間,真希望未來一兩年,可以有策略地強化劇團的班底和製作條件,與各方好友繼續有所提升,有所作為。我懷著純真的希望繼續向前,期待好人好事的出現。

密密思索期間,如狼似虎地睇書、睇戲、睇演出,嘗試再次叉滿我這舊壞叉電。偶然之下拜讀了楊大偉所著的《棟篤禪》。他用年輕人的語言,從普羅大眾熟悉的社會話題或流行文化切入,分享他稱為「BB班」的佛教義理,讓更多人領略箇中的正能量。能夠提供這種易食又啱食的「方便法門」,一直都是小弟的心願,自問也曾經作出相當大的努力,走著比較崎嶇曲折的路……感謝楊兄的文字,還有我在馬交買到的反核音樂專輯,喚醒著小弟內心的渴望。

忽然之間,思潮澎湃,感到自己還有很多貨,要找時間認真整理及提煉,否則只會得個「諗」字,繼續「講多過做」的戲軌。
點子太多,時間太少。這種感覺,很爽。
房外突然傳來想想少的喊聲……

(完)